15:00????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政府工作話你知”又和大家見面了。本期訪談嘉賓是省地方志辦副主任劉衛(wèi)。今天我們將請劉衛(wèi)副主任向大家介紹廣東省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工作開展情況。
劉主任,您好!歡迎您做客我們的微訪談,解答大家關心的問題。近幾年我省開展的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網友們對這項搶救性文化工程也十分關注,請您介紹一下這項工作開展情況。
15:03????劉衛(wèi)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很高興能在省政府門戶網站與大家見面,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廣東省地方志辦工作的關注與支持。
我省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是省委、省政府部署開展的一項重大文化工程,被列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項目之一。這項工作于2015年5月啟動,2016年3月全面鋪開,項目開展三年多來,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被專家稱為“開全國先河”“全世界絕無僅有”之舉。項目以全省13.3萬個自然村落作為普查對象,展開拉網式資料調查,普查內容涉及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村名由來、人口狀況、生產經營、物產、基礎設施、傳統(tǒng)建筑、宗族活動、民俗技藝、主要歷史事件及人物等,共30多個大項200個子項,涵蓋全省自然村落歷史與現狀的方方面面。規(guī)模之大、涉及面之廣、工程之艱巨、收集資料之多,創(chuàng)廣東乃至全國地方志資料收集編纂之最。
圖1:現場圖片
圖2:現場圖片
15:06????主持人
這么巨大的文化工程,投入了多少人力?
15:08????劉衛(wèi)
普查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實行“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地方志工作機構牽頭、有關部門配合、以鄉(xiāng)鎮(zhèn)(街道)為單位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廣泛動員省、市、縣、鎮(zhèn)、行政村、自然村各級工作人員,以及離退休干部、教師、學生志愿者、村干部、村民等各層面,全省直接投入的人力約17萬人,參與的人數過百萬,參與調查的人員上有八九十歲的老人,下到小學生,可以說是一場人海戰(zhàn)役。
15:11????主持人
確實令人驚嘆。那么請劉主任說一說,咱們廣東省開展這項艱巨的普查工作,是基于什么考慮?或者說,為什么要開展這項工作呢?
15:13????劉衛(wèi)
開展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基于一定的背景和原因。大家知道,自然村落是傳統(tǒng)文化的母體,承載著民族的文化寄托、心靈守望和精神歸依,是鄉(xiāng)村歷史、文化遺產的“活化石”“博物館”。但是,隨著城市化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由于大規(guī)模拆建、商業(yè)性開發(fā)、空心村等各種原因,自然村落正在快速衰落、消失。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2002年至2014年,全國自然村落從363萬個銳減至252萬個,十幾年間減少了110萬個自然村。而且,村落減少、消失的趨勢還在繼續(xù)。廣東是沿海地區(qū),自古以來,中原文化與本土的百越文化、海外傳入的西方文化不斷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快速發(fā)展,很多保存在自然村落中的歷史人文印記,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因此搶救村落歷史人文資料,留住鄉(xiāng)風鄉(xiāng)情和鄉(xiāng)愁,成為十分緊迫的事情,地方志部門責無旁貸。2015年,經過多方論證,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普查工作正式啟動,我辦作為具體組織實施部門,本著“能查盡查”的原則,精心設計實施方案,舉全省之力,承擔起這項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
圖3:2015年11月全省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
圖4:2016年3月廣東省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全面啟動
15:17????主持人
劉主任,我省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工作的意義主要有哪些?最終成果是怎樣體現的?
15:19????劉衛(wèi)
全省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具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著名社會學家李培林評價說,廣東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不僅為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民俗學等眾多領域的研究提供寶貴素材,也為政府相關決策提供基礎性的資政信息,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摸清最基礎省情,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依據;二是搶救南粵鄉(xiāng)土文明及其蘊含的歷史文化遺產;三是服務于粵港澳大灣區(qū)和僑務工作。開展此項普查,可為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提供歷史借鑒,為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了解家鄉(xiāng)、聯系鄉(xiāng)情、尋根問祖提供指引與幫助,增強他們與家鄉(xiāng)、祖國的聯系和感情;四是服務于城鎮(zhèn)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助力廣東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我省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收集整理的海量普查資料,將從多方面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提供重要的基礎地情信息支撐。
普查項目成果主要有幾個方面:
第一,編纂出版《全粵村情》巨型圖書,全景式展現廣東自然村落歷史人文畫卷。全書以縣(區(qū))為單位立卷,計110卷600冊,總計6億字。
第二,建立廣東省鄉(xiāng)村地情數據庫,打造全省最全面的鄉(xiāng)村基礎地情數據庫。
第三,全方位開發(fā)利用普查資源,出品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地方文化產品。我辦正在編纂《廣東名村系列叢書》及《廣東鄉(xiāng)村集萃》,其中《美麗鄉(xiāng)村》《歷史文化村》《紅色文化村》《特色產業(yè)村》及《物產》《特色建筑》6本即將出版。
第四,撰寫系列調研報告,為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挖掘歷史人文資源、保護自然村落、開展新農村建設、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等提供參考依據。
第五,編寫村史、村志。在普查的基礎上,發(fā)現一批名村、特色村,推動地方志擴面提質,更多更好地編修鎮(zhèn)村志。 ?
圖5:部分已出版《全粵村情》
圖6:《驛道鄉(xiāng)情》
圖7:《廣東省精準扶貧村情集成》
15:23????主持人
從劉主任的介紹中可以看出,省地方志辦開展的全省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意義十分重大。劉主任,目前普查工作進展情況如何?取得哪些成果?
15:25????劉衛(wèi)
普查工作按計劃有序開展,去年底已經完成全省自然村入村問卷調查及基礎地情資料的整理工作,普查成果《全粵村情》截止12月17日已送出版150多冊;以調查資料為基礎,編纂出版了《廣東省精準扶貧村情集成》《驛道鄉(xiāng)情》資料性叢書和地情書,開發(fā)利用成果《廣東文化名村系列叢書》《廣東鄉(xiāng)村集萃叢書》也正在編寫之中,不久將出版面世;全省各地也都形成了一批開發(fā)利用成果。在普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我們與省委農辦、文明辦、教育廳、團省委、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于去年和今年聯合開展“愛家鄉(xiāng) 查村情”“多彩鄉(xiāng)村 情系故里”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吸引了眾多大學生、志愿者及各界社會熱心人士參與,社會反響很大,社會效益十分良好。明年,我們還將繼續(xù)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歡迎各位網友們積極參加。
大家都來關注鄉(xiāng)村,都來為留住鄉(xiāng)愁出一份力,我們就可以盡最大的可能搶救鄉(xiāng)村歷史文化,留下鄉(xiāng)村風貌,讓村落自然之美、鄉(xiāng)風之美、文化之美成為一首和諧動聽的歌。
圖8:2017年7月7日“愛家鄉(xiāng) 查村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華南師范大學啟動
圖9:2018年4月28日“多彩鄉(xiāng)村 情系故里”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百年僑?!吣洗髮W啟動
15:28????主持人
謝謝劉主任精彩的分享,相信通過您的介紹,大家從中更加關注鄉(xiāng)村,自覺保護鄉(xiāng)村的歷史文化。接下來我們看看網友們提出的問題,請您答復。
15:30????劉衛(wèi)
好的。
圖10:現場圖片
? ? ? ?15:32????#網友問題#
劉主任,您好!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與其他的專項調查有什么不同?
15:34????劉衛(wèi)
與其他專項調查僅限于某一方面不同,本次自然村落普查內容涵蓋面廣,涉及村落自然、經濟、社會和歷史文化的各個方面,是集數據統(tǒng)計、史料挖掘、現場登記、口述資料為一體的全方位村落普查。大部分村落歷史人文資料為首次采集,從中可深入挖掘嶺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全面掌握廣東村落的文化基因和發(fā)展根脈,為新時代鄉(xiāng)風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圖11:清遠市佛岡縣上岳古圍村的鍋耳樓建筑群遠景
15:37????#網友問題#
省地方志辦是否要深入到鄉(xiāng)村去開展工作?
15:39????劉衛(wèi)
在前期調查的時候,我辦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分頭下到各地鄉(xiāng)村調查摸底,深入了解基層情況,為項目的開展提供業(yè)務指引和支持。項目開展過程中,辦領導和相關同志也經常到基層調研指導。
圖12:省地方志辦黨組書記、主任陳華康(前排右三)到陽江市陽東區(qū)雅韶鎮(zhèn)鷗村調研
圖13:省地方志辦黨組成員、副主任丘洪松(右邊居中)在汕尾市督查調研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等工作
圖14:省地方志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劉衛(wèi)(前排右三)在羅定市附城街道豐盛張屋村調研并查看普查資料
圖15:省地方志辦副巡視員呂克堅(右六)在揭陽市揭東區(qū)牌邊村調研
15:41????#網友問題#
省地方志辦將如何繼續(xù)開展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工作?
15:43????劉衛(wèi)
首先,要繼續(xù)圍繞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形成系列資政研究報告。我們正在與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等高端智庫合作,分主題、分階段、分層次形成一系列資政研究報告。一是全面結合鄉(xiāng)村振興總要求,深度開展調查研究,推出鄉(xiāng)村特色產業(yè)的發(fā)展基礎與路徑、鄉(xiāng)風文明建設的條件與對策、鄉(xiāng)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與發(fā)展等系列研究報告。二是以“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為切入點,形成鄉(xiāng)村振興的文化基礎、文化潛力、文化路徑等研究報告。三是從鄉(xiāng)規(guī)民約、家風家訓、村落鄉(xiāng)賢等方面著手,形成鄉(xiāng)村治理系列研究報告。
其次,打造村情決策和服務系統(tǒng),服務全省“一核一帶一區(qū)”區(qū)域發(fā)展及全域旅游示范區(qū)建設。一是將數據庫打造成為可視化、立體性、多層次的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成果展示平臺。二是打造集數據存儲、跟蹤與監(jiān)測、分析與評估、預測判斷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決策服務系統(tǒng)。三是把村情展示平臺與移動終端結合,讓公眾可以隨時隨地查詢村落的情況,為鄉(xiāng)村旅游注入更多文化內涵。
第三,努力實現“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轉變,全方位提升普查效益。一是鼓勵名村、特色村和古驛道沿線重點村開展村志村史編撰,全面記錄和保存村落歷史,講好廣東故事。二是推動村史館建設,反映和展示村落生產、生活、建筑、民俗、記憶等耕讀文明。三是配合“千村示范、萬村整治”,“一村一品、一鎮(zhèn)一業(yè)”、“粵字號”農業(yè)知名品牌創(chuàng)建行動、精品鄉(xiāng)村旅游線路打造等工程,推介一批歷史文化名村、產業(yè)特色村、美麗鄉(xiāng)村、紅色文化村、經濟強村、教育強村。四是建立村情跟蹤與監(jiān)測機制,將自然村落歷史文化普查作為一項常態(tài)化工作,持續(xù)記錄和保護村落的歷史、文化與變化過程。
15:47????主持人
謝謝劉主任的回答。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感謝劉主任接受我們專訪,感謝大家涌躍的提問,我們下期微訪談再見!
15:48????劉衛(wèi)
謝謝主持人!謝謝網友們!再見!